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工业软件的安全可信必须坚持“软硬结合”

近日,2025工业软件创新发展大会在湖南株洲成功举行。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发表了主题为“打造安全可信工业软件产业新体系”的演讲。沈昌祥表示,工业软件作为网络空间安全的重要基础产品,其安全可信程度直接关系到国家信息安全与国家安全。那么,究竟什么是“安全可信

工业 工程院院士 软硬 中国工程院院士 沈昌祥 2025-10-30 16:36  2

从四川资阳安岳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植物病理学家康振生

有件事说出来,多少有点意思:你拿安岳地图随手一按,八成不会相信,这座县城能走出个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中部,盆地一角,出了名的农业县,最近的热闹地儿都在成都和重庆。可偏偏就是这样一块地,被时光磨得有点土气,却也更实在,竟送出一个年年和小麦“打架”的康振生。

工程院院士 资阳 安岳 资阳安岳 康振生 2025-08-28 09:03  2

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中国医药源头创新仍不足,新一轮新药国家重大专项将聚焦全球首创

2008年,国家启动“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到2020年的十二年间,我国实现了五大标志性成果,也根本性改写了中国医药的发展历史,真正实现从仿制走向创制。尤其是在重大创新成果方面,上一轮专项围绕10类重大疾病展开攻关,累计获批84个1类创新药,推动41

医药 创新 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曹雪涛 2025-10-28 17:29  2

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先觉:这是一条通向人类理想能源的通道

1964年大学毕业后,彭先觉就投身于热核武器的研究,参与中国第一代核武器和第二代核武器中多个重要型号氢弹主体的理论设计、试验和定型工作,是我国核武器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主要贡献者之一。他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能源 核聚变 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彭先觉 2025-10-15 16:00  4

王雪峰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座谈

王雪峰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樊代明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首届长白山肿瘤整合康复大会暨人参控癌气血免疫研讨会在抚松召开,为白山人参产业发展注入关键动能,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白山是长白山人参核心产区,有着1600多年的野山参采挖历史和460多年的园参栽培历史。当前

工程院院士 王雪峰 樊代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 樊代明座谈 2025-10-12 23:34  4

廖文彬会见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以泽一行

9月29日,市委书记廖文彬在雅会见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以泽一行。会见中,双方围绕抢抓川藏铁路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充分发挥院士及其团队自身优势,紧密结合雅安实际,积极推动在先进材料、装备制造、现代轻纺等领域务实合作,更好助力雅安经济社会高

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廖文彬 孙以 工程院院士孙以 2025-09-29 16:07  3

中国医学科学院原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德培教授作报告

特别说明:目前医学领域对“普通 CT 是否必须穿防护衣”存在讨论——有观点认为,对于非敏感部位的普通CT,若防护衣遮挡扫描视野,可能导致图像伪影,反而需重拍增加辐射暴露;也有观点认为,即使是非敏感部位,防护衣仍能减少散射线对周边器官的影响。

中国医学科学院 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德培 铅当量 2025-09-27 17:40  6

AI赋能医疗健康 | 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家鸿:宁夏有优势打造西部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创新高地

“宁夏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及在数据方面领先的实力,我们希望宁夏把这些优势,转变为医疗健康人工智能的创新优势,打造西部医疗健康人工智能的高地,不仅解决本地看病难的问题,还能辐射到西北五省,形成新的数字经济增长极。”9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

宁夏 董家鸿 医疗健康 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5-09-25 10:28  4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数实融合,网络技术创新的新赛道

2月20日,由阿里研究院主办的“数实融合的第三次浪潮”——2023新经济智库大会在新华网播出。大会邀请了十余位来自学术界、产业界和咨询界的顶级学者、专家和企业家齐聚一堂,围绕“数实融合的第三次浪潮”这一话题,展开思想和观点的深度碰撞。

网络 技术创新 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邬贺铨 2023-03-16 00:35  7

专访感动石油人物|99岁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地质勘探专家翟光明

专访感动石油人物|99岁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地质勘探专家翟光明:投身油气勘探75载,亲历10次石油大会战,是中国石油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见证者。新一代石油人要克服艰苦、迎接挑战,坚持、坚持、再坚持,就一定能迎来好的结果。

石油 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地质勘探 翟光明 2025-09-24 17:10  7

【院士的答案】如何让作物“扛住”逆境?——专访植物病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康振生

我国60%的土地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是重要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了全国65%的粮食。旱区拥有丰富的生态类型、土地资源和光照资源,增产潜力巨大,是提升粮食产能和耕地资源战略储备的关键区域。然而,干旱、极端温度、病虫害等逆境严重制约了小麦等旱区主要作物安全生产,

院士 作物 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康振生 2025-09-24 10:42  5

中国工程院院士、植物遗传育种专家张新友:躬身大地四十一载 以科学家精神耕出民生“丰”景

9月19日-20日,首个全国科普月特别节目《2025科普中国在行动》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CCTV-10播出。特别节目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通过科普名家访谈、科普情景短剧、科普场景探访等环节,重点宣传了一批具有时代特征、传播影响力和

科学家 民生 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新友 2025-09-24 10:27  5

65岁起,每年要查一次!AI一眼看出谁得“老年痴呆”?中国工程院院士田金洲解密科学诊疗新突破

在中国,千万家庭正经历一场漫长而心碎的告别。阿尔茨海默病简称AD,民间俗称“老年痴呆”,它如同脑海中的橡皮擦,一点点抹去亲人记忆、剥夺认知功能,甚至吞噬生活自理能力,为家庭与社会带来难以承受之重。

解密 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田金洲 视幻觉 2025-09-21 09:47  6

我们的盛会·寄语丨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期待世界再次聆听“她声音”

妇女是人类文明的开创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在全球治理、科技创新、文化艺术、医疗卫生、公益保护等诸多领域,杰出女性灿若繁星,她们以智慧和勇气书写不凡成就,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女性力量。

妇产 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乔杰 工程院院士乔杰 2025-09-13 12:31  4